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教育

“0到41”背后的教育回响

时间:2025-08-26 10:57:27

  “姐姐,大学是什么样的?”“姐姐,要不要买床厚被子?”8月底,临近开学,家住四川省雷波县大杉坪村的余花带着弟弟妹妹采买生活用品,在一声声询问中,她对大学生活更加期待。

  余花初中毕业后,通过四川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到成都的中职学校就读。今年,她考上了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除了余花,大杉坪村今年还有1名学生考上大学。据统计,这个不到1000人的小山村迄今已走出了41名大学生。

  而10年前,这个数字还是0。

  雷波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大杉坪村是生态搬迁彝族村。10年前,村里常常为找不到人当文书而发愁。“那时,有人能读完小学就不错了。”大杉坪村党支部书记马黑尔布回忆,教育水平低、观念落后,直接阻碍了村里的发展。

  从2015年起,四川省教育厅连续派驻5任第一书记和1名工作队员到该村。“每一任书记和队员都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现任大杉坪村第一书记、四川省教育厅派驻雷波县驻村干部刘旭芳介绍,帮扶工作队为学生协调奖助学金,实施“彝区孩子走出大山看祖国”“青苗计划”等各类专项工程,并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持续不断为大杉坪村注入“教育能量”。

  走进大杉坪村村委会,就会对这种“教育能量”有直观的感受。

  在村委会一楼,最显眼的是一张大红底色的光荣榜,榜上是村里目前所有大学生的录取信息。

  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文书银子拉答在认真办公,他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从成都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了村里振兴发展的得力干将。

  在群山之间呐喊往往能听到回声,而在大杉坪村,教育的回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

  余花今年报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她说,“希望以后能回来当老师”。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抢占前沿领域制高点 产业基金投资跑出加速度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9家银行系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合计约86亿元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中超球星化身“一日店长” AI+体育让粉丝“过足瘾”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一汽欲入股零跑折射产业整合加速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0到41”背后的教育回响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从旅游到旅居,贵州用“冷资源”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