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旅游

广东六祖燕岩古寺

时间:2023-09-06 10:20:54

  陂头广东六祖燕岩古寺历史悠久,它的建寺时间大约有1700多年。根据该寺现保留的“惠远结连社于庐山”碑文(不完整的碑文),陂头燕岩古寺在公元3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因为,惠远和尚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创建了“灵泉寺”。公元384年到庐山,后与全国123名高贤结社,弘扬佛教文化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他们云游各大名寺,很有可能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来过燕岩寺进行弘法活动,并留下了碑文。清朝雍正八年编写的“连平州志”记载,陂头燕岩古寺是“明月空祖师道场”。月空是明朝初期少林寺的武僧,他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在抗击外来侵略“倭寇”的战争中不怕牺牲,屡建奇功。“道场”是指和尚和道士做法事的场所。它说明月空和尚曾经在燕岩古寺做过法事,即弘法授道,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把燕岩古寺也称之为“月空祖师道场”。根据明朝崇祯元年重修陂头燕岩古寺碑记:“遐溯其始,昔日之鼎盛。乃妙峰之善果,开阡陌之肇基,真良祖师盛德以辟址”。妙峰禅师,真良禅师都是明朝中叶时期全国佛教界有名的高僧,他们对燕岩古寺的建设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根据上述史料的分析研究,可以说明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陂头燕岩古寺确实历史悠久。从东晋时期算起,到现在已经有1700多年的时间。它的建寺时间比“南华寺”还要早二百多年。它的悠久历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

  二是燕岩古寺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有一定的档次。今年10月19日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一行7人到燕岩古寺进行了实地挖掘考察,从出土的残留物件分析,原来的墙基,樑柱石座都很厚实粗壮,残留的大佛像发髻也很大,测算大佛像足有五六米高,而且大佛像是用粉红色的花岗岩石雕刻的。等等残留物证分析,燕岩古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当时就是有相当大的规模。省考古专家还说,全省的许多大的古寺庙他们都几乎去挖掘或考察过,象燕岩古寺这样规模的还真的不多。

6360851320672700228656820.png

  三是燕岩古寺在当时全国佛教界有很高的声望。象惠远、月空、妙峰、真良等全国有名的高僧都曾在燕岩古寺弘法过,可想而知,燕岩古寺当时在佛教界的地位非同一般。正如翁源县“东华寺”万行方丈所说,燕岩古寺历史这么悠久,影响那么远大,六祖惠能曾经在那里弘法过,这是绝对可能的。万行方丈还指出,惠能太师授予衣钵,立为禅宗六祖后,当时佛教界各派内部争夺正经统地位的斗争非常激烈,为了防人谋害,秘密回到南方,过了十五年的隐居生活。在这十五年中,其中在家隐居六年,在曹溪隐居五年,在四会、怀集隐居四年。特别是在曹溪隐居五年,韶关一带的寺庙他都可能去过,这应该是肯定的。公元677年,惠能前往韶州住持“宝林寺”(即现在的南华寺),设坛讲经说法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惠能大师还经常云游各大寺院开展弘法活动,还有可能再次到燕岩古寺。万行方丈还说,2006年,他先后两次到燕岩古寺考察,认为重修燕岩古寺对于光大佛教文化的宣传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祝愿燕岩古寺这一佛教圣地早日重现昔日的光彩。

  燕岩古寺的后面有个天然的溶洞,大约有80多平方米,洞内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当地群众传说,这是六祖惠能当年弘法传道的地方。洞内左右两侧岩壁以及后岩壁雕刻有许多小佛像,还有普渡众生之类的浮雕壁画,可惜这些都完全被破坏。现在依稀可见的只有安放小佛像的莲花座石托,以及六祖惠能打坐过的莲花座垫。当地群众还说,六祖惠能来燕岩不仅为古寺的僧人讲佛传道,还向当地群众弘扬宽以待人,乐善好施,众生平等,严以律己等佛教文化思想。当地村民为了纪念六祖惠能的恩德,把古寺所在地命名为“六祖坑”。

来源: 连平县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