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刊文,要求理性认识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对此香港投资人士陈宁迪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资本市场也需要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前一阶段的大幅下跌某种程度上是“不理性”的一种表现。
人民日报文中表示: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但是今年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挑起贸易战,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今年3月,美国炮制出所谓301调查报告;7月6日,美国不顾多方面反对,对中国34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8月23日,美国又对另外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目前,又威胁即将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中国政府为维护正当权益,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不仅严重威胁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而且对世界经济也有负面影响。
人民日报同时强调,中美经贸合则两利、斗则俱伤。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全面发展,经贸合作快速推进,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交融、互利互惠的贸易格局。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与否,不仅事关中美双方利益,也事关世界发展。
陈宁迪则进一步强调,中美经贸合作具有全面性。首先,中美互为重要的货物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货物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国,对美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19%。同时,中美经贸合作具有互惠性,中美经贸合作的互惠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按照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2015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为4814亿美元,比中资企业在美256亿美元的销售额高出4558亿美元。因此,从利用对方市场机会的角度看,双方受益大体平衡。其次,双边经贸合作为两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美中贸易委员会估算,2015年对华出口和双向投资支持了美国260万个就业岗位。
基于这些认知,陈宁迪认为,贸易战如果真的继续向纵深发展,则必然伤及美国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在华企业的利益。川普总统本质上更是个商人,中美经济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旦贸易战伤及自身利益,贸易战就难以继续下去,这是一种必然。因此陈宁迪认为,前一阶段资本市场对于贸易战的剧烈反应有些过度,当然陈宁迪强调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不理性的时间占大多数,而且A股因为市场扩容等因素本身也确实存在调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