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李孟)“很多胃药、止痛药都是偶尔闹一次病买的,买来吃一次就剩下了。还有一些感冒药,是在药店做促销活动时买的,想着多买一些总是有备无患,有些药甚至连包装都没拆就已经过期了。”近日,杨女士在整理家庭小药箱时发现了大量过期药,甚至还有2013年就过期了的药。
像杨女士这样情况的并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常用药,如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等等,都是不少家庭的常备药品,但“囤药”就难免面临过期失效的问题。那么,过期药该如何处理?很多家庭和个人却并不清楚。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电池等废弃物,不少人对家庭过期药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回收的意识。而即使具有分类回收意识,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回收途径也面临回收的尴尬。
长期以来,家庭过期药品并没有被专门回收和处理,大部分都作为普通生活垃圾被直接扔掉,家庭过期药品面临无人回收、无处回收、难以回收的尴尬局面。CNSPHOTO提供
无人回收
受访人士带着过期药前往住处附近的一家药店咨询,却被告知药店并不回收处理家庭过期药。
根据《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其中,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产生家庭过期药品约1.5万吨。然而,尽管不少家庭有“囤药”的习惯,但人们对于过期药品危害性的认知和回收意识仍旧十分薄弱。
“一直都是把过期药直接扔进垃圾袋,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扔掉,没听说过期药需要专门回收处理的。”杨女士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持有同样想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在北京一家药店,记者随机采访了六位前来购药的消费者,他们均表示自己不会定期整理家中的药品,也不会将家庭过期药单独回收处理。一旦发现过期,这些家庭过期药将会同生活垃圾一起被直接丢弃。
一位老人甚至表示,如果只是过期几个月,自己仍然会选择服用,而不是处理掉。也有几位消费者表示自己会在丢掉家庭过期药品时拆掉包装,但这是出于怕被“药贩子”收走流向不法市场。对于家庭过期药可能造成的污染,大多数接受采访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过期药肯定是不能吃了。我怕直接扔到垃圾桶会被有心人捡走重新售卖,而且好像还会造成污染,所以想找一个放心的地方处理掉这些过期药。”杨女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我记得今年上半年有一个上门回收过期药的活动,但我查了之后发现,那个活动已经在今年3月底结束了,现在没办法上门收过期药。”发现自家小区里并没有设立过期药回收箱后,杨女士带着过期药前往住处附近的一家药店咨询,却被告知药店并不回收处理家庭过期药。
“最后我把冲剂冲进了马桶,药片撕掉包装直接扔到垃圾桶里了。”因为没有回收点,也不知道去哪里处理这些家庭过期药,无奈之下,杨女士只得将过期药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直接丢掉了。
无处回收
当前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还仅靠个别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公益性活动实施,尚缺乏长效的回收机制。
中国商报记者经采访发现,不少家庭虽然有过期药单独回收的意识,但在操作层面却感到十分麻烦。
即使意识到家庭过期药品需要进行专业的回收处理,但因为缺乏长效便利的回收机制,市民想将家庭过期药送至回收点也是一个难题。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至今仍缺乏规范化的机制,多半依靠企业的公益行为,此外,家庭过期药品销毁也是个难题。
“如果能够像旧衣回收一样,在小区里设一个回收箱就会方便很多了。或者像捐书一样通过APP下单,快递员上门取走,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杨女士建议。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很重视家庭过期药的回收问题。部分药企联合药店设立了过期药回收箱,开展过期药换新活动,甚至可以通过APP选择让快递员上门取走家庭过期药再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处理。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些活动往往只是阶段性的,活动结束后仍然无法通过药店或快递途径进行回收。
需要关注的是,回收也是一个麻烦事。不同药品成分和性质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不同药物的成分和性质进行专业化处理,在运输和无公害回收方面都需要专业的回收机构进行。当前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还仅靠个别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公益性活动加以实施,尚缺乏长效的回收机制。
记者走访北京市几家药店后发现,工作人员均表示药店未开展回收过期药的活动。而在小区里也很难见到过期药品回收点,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的三个社区,均未发现家庭过期药回收箱。其中一个社区的居民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记得小区里原来有一个药品回收箱,不过很少看到有人往里面放过期药。但当记者来到该居民记忆中的摆放点时,却并未找到回收箱。
不可忽视的危害
根据2016年出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药物和药品属于危险废物,其危险特性为毒性。
由于没有妥善地处理家庭过期药,将过期失效药品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据了解,大多数药品过期后容易分解、蒸发,散发有毒气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严重时还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危害。如果随意丢弃,极易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环境造成污染。
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对家庭过期药设立专门的回收途径,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些人为了贪小便宜,把过期药卖给收购者,再由不法分子对过期药进行重新包装再次销售,而这些过期药不仅不能保证质量和疗效,还有可能贻误病情,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
事实上,根据2016年出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药物和药品属于危险废物,其危险特性为毒性。但为何大部分人都没有对过期药进行回收处理的意识呢?
记者了解到,尽管家庭过期药属于危险废物,但目前的条例和法规对于过期药回收处理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超过有效期的按劣药论处,但并没有对过期药回收做出规定。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后的《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列举了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而对于未分类收集的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这也就意味着,家庭过期药在全过程(各管理环节)均得到了豁免,无需执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
延伸 〉〉〉
多方合力解决家庭过期药回收难题
记者了解到,各地也在探索建立家庭过期药回收机制,北京、上海、甘肃、陕西、福建等多地曾开展过家庭过期药回收活动。
如北京曾在多个小区内设置过期药回收箱,引导居民将过期药投放到回收箱之后再由药监部门统一回收;上海市药监局曾出台法规,要求上海零售药店按规定设置废弃药品回收箱,回收社区居民的过期失效药品。
甘肃省食药监局则印发了《甘肃省居民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制度,要求在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过期药品定点回收单位,对回收的药品实行“三有”管理。
而陕西省西安市各区县共设104家药店,长期处理市民家庭的过期药品;福建省泉州市食药监局在该市范围内选定了108家药店作为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点,市民可将过期药品送至回收点统一进行销毁。有过期药品需要处理的市民可登录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离家近的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点,以便将过期药品送至回收点处理。
此外,一些药企还以公益行动的方式对过期药品进行回收。今年3月,广药集团联合阿里健康以及多家药企成立家庭过期药回收联盟,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6000多个药店进行药品线下回收,市民可通过手机扫码,免费预约快递员上门收取过期药。
除了建立家庭过期药回收机制外,在家庭用药的储存和包装方面的问题也值得考虑。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岳表示,目前我国大概只有20%左右的过期药物可以得到正确处理。比例之所以如此低,与普遍存在的药物浪费现象不无关系。
“我国药物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之所以有大量的过期药物,就是因为家庭储备用药太多了。如何提高药物的使用率、减少家庭药品储备数量,是新的药品管理法应该考虑的,比如建立药品的分包装制度,也就是医院应该不再像现在这样卖整盒的药,要更经济、更节约,避免过期药物造成浪费。”王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