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健康

各地发热门诊、急诊、重症患者高峰均已度过

时间:2023-01-20 11:10:04

  针对“乙类乙管”措施实施以来,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情况和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情况,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诊疗服务逐步恢复,各省份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的高峰都已经度过。

  据介绍,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今年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去年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日常诊疗方面,郭燕红介绍,全国普通门诊在逐步恢复,同时,普通门诊中新冠患者比例逐步降低,1月17日,非新冠人群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住院患者方面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特别是住院患者手术量在2022年12月9日到31日呈现下降趋势,今年1月1日以后就呈现了稳步提升的态势。1月17日比去年12月7日住院的手术量,已经上升超过了20%。“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得到恢复。”郭燕红说。

  近期国外检出“德尔塔克戎”引发关注,公众担忧新型毒株输入会引发新的感染。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德尔塔克戎”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和德尔塔变异株AY.45的重组体,该毒株于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发现,目前在9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2022年12月以来,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国家呈升高趋势。目前中国尚没有监测到该变异株,中国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