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456个基点,报6.8052,上调幅度为2017年6月以来最大。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8070,较上日夜盘收盘涨82点。而在前一天,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升破6.79元,创8月以来的新高。
面对人民币中间价连续两日调升,业内人士表示,自央行重启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兑美元明显反弹,在岸即期汇价升破6.8关口,表明市场预期明显改善。预计人民币将维持宽幅双向波动的运行格局。
人民币汇率近期大涨,主要得益于两大原因:一方面,美元指数出现大跌,本周一报94.78,创8月2日以来新低。美元指数走弱主要原因是:其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偏鸽言论导致美元多头情绪降温,由此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其二,美国与墨西哥达成了贸易协议,美墨贸易争端得以缓解,投资者抛售美元不再买入避险。
另一方面,就在上周五(8月2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称,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当天中间价的上调,直接带动了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再次大涨。
事实上,上周五央行主动调整“逆周期系数”并不是首次出手救市。仅8月以来,相关方面已三次出手加强外汇市场逆周期的调节。第一次是,8月3日,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0调整为20%。
第二次是,8月16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大涨,主要是央行要求自贸区银行通过跨境资金池业务向离岸调出人民币业务的消息。而第三次调节,这次央行是重启“逆周期因子”调节工具。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为啥央行近二天都是连续大幅调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这样的做法究竟想传达出啥信息呢?
首先,央行不希望看到人民币汇率出现单边大跌的态势,而是双向宽幅波动。之前人民币汇率已经跌入到6.9-7区域,这里已是中国监管者认为的底线区域。所以,现在通过快速上调中间价,引导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大幅走高,就是想让人民币汇率快速远离6.9-7区域。
再者,央行希望改变市场对人民币的悲观情绪,改变人民币汇率下跌的预期。从之前的外汇风险准备金重新上调为20%,到本次逆周期因子的重启,目前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意图非常明确。目前中国还有3.1万亿外汇储备,足以应对任何外来的冲击波,如果形势再次恶化下去,不排除央行还会使用其他手段来稳定汇率。
最后,通过不断上调中间价,影响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从而形成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强压态势。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使海外对冲基金损失惨重,做空者要么斩仓出跳,要么被强行平仓。
上周五,当央行发布了重启逆周期因子的消息后,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旋即飙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升破6.8关口,一天之内拉升近千点。如此一来,离岸沽空人民币汇率的对冲基金必定会蒙受惨重损失,而且这样的打压沽空人民币势力,让人感到措手不及。
此外,通过连续上调中间价,影响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央行希望重新获得人民币离岸远期汇率的话语权。这样就可以降低海外对冲基金大肆沽空离岸人民币的可能性。
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趋势,从短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就会在目前区域宽幅波动,基本没有破7的可能性。但中长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要看美元走势,国内货币政策收紧,以及中国经济能否持续走稳。当然,未来人民币汇率要想轻易的破7关口,也并非易事。
央行上调人民币中间价的目的就是扭转人民币汇率单边下跌趋势,改变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看空的预期。同时,连续出重拳打击离岸人民币沽空势力,使其以后不敢疯狂做空人民币,相信将来人民币汇率单边连续下跌的概率将大幅降低,将会更趋向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