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社会

凤垟乡:农田换新颜 双收促共富

时间:2023-10-24 10:02:29

有机无路走、有机没法用。一直以来,山区农田是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的难点和难题。近年来,凤垟乡通过实施宅基地复垦、旱改水、垦造水田等项目,为农业机械化耕作创造有利条件,走出一条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增收的乡村振兴共富路。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凤垟乡三门垟村的“长寿大米”示范基地看到,120亩水稻长势喜人,整整齐齐排列着,金灿灿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丰收在望的乡村田园画卷。

凤垟属于典型低丘缓坡山区乡,此前,这里农业生产发展小打小闹,效益低下,存在旱地多、水田少、坡地多、田坎高且基础设施薄弱,外出人口多,粮食产量不高等问题。

凤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陶晓晓说:“以前我们的农业状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没有,一是没有农业种养的特色品牌,二是没有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三是没有农村发展的潜力优势。”

为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农业落后状况,凤垟乡积极谋划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将低洼旱地、低产旱田、不平整旱地等提质升级,改造成为田成块、路相连、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良田。近年来,凤垟乡先后完成宅基地复垦30亩、垦造耕地和旱改水24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00亩。通过改造,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效益明显增加,该项目也成为泰顺县单体最大的旱改水项目。

陶晓晓说:“我们谋划落地了全县单体最大的旱改水项目,同时将零碎的巴掌田改造为集中连片、配套齐全、适宜中小型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基地。同时,再进行土地流转,让村民进行承包种植,并提供农机化改造的各类补助支持,基本上每亩能为村民增收1500元,同时这连片开发的长寿大米基地也逐步成为凤垟特色旅游标志景点。”

凤垟乡旱改水项目完成于2020年,并与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利用这120亩梯田,联合打造浙江山友凤垟“长寿大米”示范基地。村民除了出租土地有收入,还能到基地干活增加收入,实现“一地双收”,给当地村民和村集体带来真正实惠。

村民说:“现在水稻马上就要收割了,我们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这边草很多,我们偶尔会过来帮帮忙,在家没事做,过来帮一天也有150块钱。”

陶晓晓:“我们按照企业+集体+农户模式,企业负责开发运营长寿大米品牌,土地由村集体、农户统一入股流转,粮食作物则由周边农户种植,成功实现了小散户到大联合的转变,并实行‘土地入租、固定保底、年终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村集体、农户的土地收益。”

此外,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升综合效益,凤垟乡完善“田保姆”管理模式,在上级补贴800元的基础上,每年对购买小型耕机的农户和单位给予每台500元的补助,将购机成本降至1000元以内。据了解,全乡每年微耕机购买量超50台,微耕机保有量236台,机械化耕种率占比达70%以上,让农业机械化悄然普及到农民身边。

来源: 泰顺县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