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香港赴北京首发团的20名香港游客,开启为期4晚5天的“迎春”之旅;同程旅行首个出境游团队从上海出发前往泰国,在泰国曼谷、芭提雅、普吉岛等旅游目的地完成6晚7日的旅行。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2月6日起,中国在20个境外目的地国家试点恢复出境跟团游,同时开放港澳出入境跟团游,这不仅有利于提振旅游从业者的信心,还对人们旅游消费信心的恢复具有极大的提振作用。与此同时,团队游为疫情后出境旅游提供了渠道,游客有了更广泛的选择,加速旅游市场的恢复和发展。
“团队游是旅游市场的重要一环。从以往数据来看,在旅游市场尤其是国际旅游市场中,出境团队游占比超过50%,团队游重启将加速释放2023年旅游消费需求。”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韵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出境团队游重启后,游客对出境旅游充满热情。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预订2月6日出游的出境游订单环比前一日增长324%,预订2月6日-2月12日出游的出境游订单较前7天出游订单增长近两倍。携程旗下3月18日从上海出发,人均价格27999元的首个新西兰出境团,开售后立即卖空。
值得关注的是,旅客的出境旅游需求有了很多新变化。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出境团队游中,第一批响应者大都是中高端客户,这部分游客更强调高品质、青睐小规模定制化的团队游产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经过多年发展,跟团游正在摆脱“低品质、不合理低价、强迫游客购物”的市场形象,走向小团化、个性化、主题化、高品质的发展新阶段,游客对跟团游服务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随着亲子家庭、情侣、中产阶级、追求个性化的年轻一族对于私密性、灵活性、深度化、重体验等个性需求的不断攀升,以‘小团’为代表的私家团、精致小团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另一方面,打破传统跟团游以观光为主、走马观花的局限,出境跟团游的主题化趋势也愈来愈明显,比如蜜月游、春日赏花游、海岛游、美食游、影视游等成为游客追捧的新目标。”邓爱民表示。
不过,出境游完全恢复仍受制于各国航线的开放程度以及机票价格等方面。
春秋航空宣传部部长毛懿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春秋航空已经恢复了24条国际及地区航线,2月份,将计划恢复上海至新加坡,宁波、揭阳、南昌至曼谷,加密上海至香港航线。但当前国际航线航班量仅恢复到2019年的10%。
韵江表示,航空公司运力恢复需要时日。比如,国外许多航空资源在过去三年已被占用,航司需要和机场签署新的国际航线协议,待运力恢复后才有可能为旅游服务机构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因此,短期内航线要恢复到正常水平恐怕不容易。
邓爱民表示,目前,国际上不少国家依然处于疫情防控阶段,且各国对于出入境的政策还在不断变化之中。我国虽然调整了出入境政策,国际航班也有序恢复,但受限于国际航班编排审批,航班供给量不会大幅增加。
邓爱民预计,3月底,航班量将有明显恢复,机票价格也将逐渐回落至合理范围内。2023年“五一”假期至暑期或将迎来出入境高峰,届时航线的完全恢复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