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观察

襄阳新增22个省级非遗项目

时间:2024-12-30 10:13:10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公布的162个非遗项目中,包括襄阳的22个非遗项目,我市新增项目数量位居全省之首。

  我市本次入选的项目涉及民间文学、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七大类,充分展现了襄阳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新增代表性名录项目分别是卞和传说(南漳县)、孟浩然传说(襄州区)、彭祖传说(保康县)、五山民间故事(谷城县);襄阳小曲(襄阳市);襄阳香包(襄城区)、传统泥板壁画(襄阳市);胎毛画制作技艺(樊城区)、漆器髹饰技艺(樊城区等);传统节日穿天节(襄阳市);襄阳红糖饼制作及相关习俗(襄城区)。

  新增代表性名录扩展项目分别是襄宛皮影戏(襄城区)、湖北越调(老河口市);保康尧治河古法酿酒技艺(保康县)、南漳葛粉制作技艺(南漳县)、保康葛粉制作技艺(保康县)、襄阳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宜城市)、枣阳传统乐器制作技艺(枣阳市)、老河口双头口醋酿造技艺(老河口市)、盛康豆瓣酱制作技艺(谷城县);杜氏平衡疗法(樊城区)、枣阳张氏针灸推拿(枣阳市)。

  近年来,襄阳市群众艺术馆(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遗保护传承领域精耕细作,积极探索非遗转化利用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举办各类非遗展览、展演、培训、研学等活动,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力。

  2024年10月,襄阳市群众艺术馆(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于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正式接受授牌。这一荣誉是对襄阳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为未来我市非遗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