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观察

山东省智能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实现新突破

时间:2018-09-20 19:16:21

  央广网济南9月20日消息(记者 唐磊 通讯员 王守平)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山东省委、省政府“一次办好”有关要求,自2018年5月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利用4个月时间,开展了智能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平台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该平台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利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数据,构建了全国首个智能生存状态预测模型,通过专门的森林级联生命算法,按月生成待遇领取人员健康状况评分,综合利用公安、民政等外部门共享数据,精准锁定高危疑似冒领人群,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探索了“事前预警、事中止损、事后追责”的全方位资格认证工作机制,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化解了经办风险、实现了“寓认证于无形”。

  目前,已经开发完成了省直职工养老保险、威海市职工养老保险、威海市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等3个智能生存状态预测模型,经试点地区562623名养老待遇领取人员就医数据测算评估,该模型预测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建立了“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智能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执行平台,将有效化解外部数据获取难、生物识别认证成本高、资格认证系统碎片化的问题。

  9月18日上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巡视员贺小周和部分山东省业务骨干一行14人对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场观看平台运行展示。贺小周表示:“2018年湖北省“红安事件”引起了部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看完山东省智能养老保险待遇平台建设情况,很受启发。当前,人社部社保中心也在积极探索取消集中认证后,有效防范风险的解决方案,山东省的实践值得借鉴学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依托数据赋能,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山东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李洪吉表示,智能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平台建设是山东省人社厅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次办好”改革的大胆尝试,也是坚持数据驱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到“群众少跑腿”的改革创新。

来源: 央广网济南 编辑: 王金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