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观察

川渝累计签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131项 共同实施重点任务148项

时间:2025-02-28 12:08:50

  2月2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以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进,川渝两地在生态领域的合作从工作机制探索到协同立法、一体推进,两省市相关单位召开生态环保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等120余次,各层面签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131项,共同实施重点任务148项。

  近年来,川渝两省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共担“上游责任”,形成了一批有辨识度、有全国影响力的“巴蜀探索”。比如,两地以川渝高竹新区为试点,共同建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会商。两地还建立标准协同机制,联合发布生态环境标准编制规范,统一水泥、玻璃等4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共同编制完成页岩气开采、化工园区两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川渝还建立全国首个跨省市生态环境保护联动督察机制,协同修订印发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连续5年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环境风险隐患联合排查,辐射安全跨区域监管机制全面升级,跨省域跨流域联合执法形成示范。5年来,两省市累计共享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600余万条、水环境质量数据400余万条。

  近年来,川渝两地聚焦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协同立法,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在琼江、铜钵河、大清流河、南溪河等5条重点跨界流域协同实施治理项目140余个,签订两轮次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全市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达100%,全市建成美丽幸福河湖38条,9个渝入川跨界河流国控断面水质连续4年100%达标。

  在共同呵护美丽蓝天方面,川渝两地建立全国首个跨区域跨部门联动推进“两高”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制度,在全国率先成立跨省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工作小组,联合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五大行动。

  川渝两地还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无废城市”共建,构建全国首个跨省域“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评估体系,建立全国首个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省际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川渝高竹新区固体废物跨省转移简化审批试点,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并拓展延伸到云贵川渝湘豫6省市。

  此外,两省市还共同推进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联合发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深化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长制跨区域联防联控;协同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建立交界水域禁捕联合执法机制,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提升2个等级。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