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生活

依法加强广告营销监管

时间:2023-06-20 10:13:05

  6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消费者可将遇到的此类问题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中消协反映。中消协将委托专业维权志愿者对线索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约谈劝谕、支持消费者诉讼、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开发票……如今,很多消费场景都要用到扫码支付。但这种本该是提高效率、便捷快速的消费方式,却因为部分场所设置的通过关注公众号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消费者扫码关注后,常常会收到公众号发送的大量广告等无关信息的侵扰,还有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和落入消费陷阱的风险。

  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和举报。

  法律禁止强制扫码关注,但禁而不止,原因何在?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很少较真,监管部门也没有强力打击,使得商家心存侥幸;另一方面,经营者要求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可以获得关注量,并通过广告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再次光顾。

  此前,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等地消协组织已经就“扫码强制关注使用”发声,通过发布倡议、组织经营者进行自律承诺、开展专项消费监督等维权工作,呼吁商场、餐厅、停车场等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关注公众号、不过度索取个人信息。此次中消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监督工作,征集投诉线索,意义又不一样。

  “消协通过公开征集消费者投诉线索,让更多商家知道这项监督工作,以社会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对强制关注将形成有力震慑。”陈音江认为,这是在提醒经营者抓紧整改,否则消协可采取公开曝光、约谈等措施,甚至支持消费者提起消费诉讼。同时,中消协还可以将线索向属地监管部门移转,以便执法机构开展执法。

  陈音江建议,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制度,并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如网信、工信等部门应探索建立健全微信公众号及二维码的使用标准和规范制度,同时联合市场监管、税务、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格落实二维码使用识别标准,禁止公众号平台强制收集用户信息。针对一些商家和平台违背消费者信息安全意愿乃至滥用个人信息等行为,应设立并同时完善线上线下的消费者侵权投诉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惩治处置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