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文化

重庆秀山:蜡染传情,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4-07-16 09:14:20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的非遗文化实践基地看到,37岁的蜡染技艺秀山县县级非遗传承人刘春林正在耐心地指导学生们制作蜡染作品。桌面上,小电炉、蜡液、蜡刀、土碗、铅笔等工具一应俱全,学生们聚精会神地操作着,一幅幅精美的蜡染画作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形。

  “现在图案里上蜡的地方,脱蜡后会变成白色,这和我们平时画画的方式不太一样。”刘春林一边示范,一边解说。随着他的指引,学生们手中的蜡刀开始在布料上跳跃,勾勒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蝴蝶、鱼、龙、小鹿、荷花……

  蜡染是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苗族蜡染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蜡染技艺大体分为五个步骤,构图、上蜡、染色、脱蜡、固色漂洗,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和智慧。即使是最简单的图案,从绘图到制作完成也需要四五个小时。“手工艺品就是需要用心打造,速度慢也足见其用心。”刘春林说。

  近日,秀山县青少年之家非遗暑期公益培训开班,20余名青少年来到非遗文化实践基地体验蜡染技艺。在刘春林的指导下,青少年们不仅亲身体验了蜡染制作的完整过程,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还深入了解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我是苗族人,但先前没有了解过蜡染这项传统技艺,这次体验课让我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初次体验蜡染课程的高中生曾语晴说。

  秀山凤翔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恒毅说:“这种用蜡作画的方式和我平时画画不一样,不仅要注意蜡液的温度,还要注意用力轻重,我觉得很有趣。”

  近年来,秀山县依托非遗资源优势,大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将非遗技艺融入青少年校外课堂、青年夜校等活动中,推出秀山花灯、蜡染、龙凤花烛等非遗公益培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愿意教。有人一起做这件事,我很开心。”刘春林说,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和努力,希望通过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蜡染技艺。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