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健
上春晚反串女性被人记住,演活荧屏中的小人物,凭借亲子节目圈粉,林永健自知长相不出众,却在不断尝试中超额完成人生目标。
“接地气”——也是林永健在大众心中的标签,在根据林业专家李保国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李保国》中,他又完成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角色。
做北漂天天碰壁
在很多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上,林永健都颇有胆量,而立之年的林永健从部队转业,带着不多的积蓄开始了“北漂”生活,住遍了北三环、四环之间的所有招待所,经常一个人拎着箱子东奔西跑,演不上戏就四处跑剧组毛遂自荐,结果天天碰壁,“感觉那会儿就没人想搭理我,我对自己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别着急,我知道我肯定会有机会的。”
都说三十三大转弯,林永健走投无路的时候,通过好友吴军认识了张国立。张国立相中了这位朴实真诚的小伙子,给了他不少机会。那一年,也被他看成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结了婚、成了家,二次入伍到了空军,参演的《历史的天空》播出了;再后来,《金婚》中狡猾但善良的大庄让他成为最抢戏的配角,并凭借《王贵与安娜》中王贵这一角色入围了“白玉兰奖”最佳男演员,越来越多的观众认识了他。
表演欲强,不明白为何有人不敬业
2005年,林永健要在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里演一个农民。但拍戏前的他几乎没下过田,既分不清楚小麦和韭菜,也不知道玉米和高粱的区别。那时,剧组给他安排了保姆车,他不坐,每天徒步,觉得能在庄稼地里逛逛实属难得,研究研究田地里的作物,和农民聊聊天,“一两天你不习惯,第三四天你会觉得挺好,后来越来越怀念田间的味道,尤其下完雨,泥地里散发出土的香气,再加上瓜果飘香的味道,牛粪、猪粪、羊粪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太美妙了。”
在导演赵琦眼里,林永健是那种想把骨子里的表演细胞全部展现出来,对表演有极强欲望的人,善于抓住角色的小细节,在根据林业专家李保国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李保国》拍摄前,林永健研读了关于李保国的所有资料,他说这是这个行当里最基础、最简单的事情,也搞不明白现在为何有不敬业的表演陋习,“演戏就是一种对人物关系的诠释,至少在拍摄过程中你要演什么像什么。你不去琢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能演好吗?”
九次上春晚,反串大姐纯属意外
去年是林永健第九次登上春晚舞台,从1998年在小品《东西南北兵》里演个小战士到如今,转眼已经20年。印象最深的当数2005年的小品《装修》,他一人分饰三角,包括那个头戴假发,喊着“干啥呢干啥呢”的大姐。但这次出演却是大大的意外,“当时巩汉林、黄宏,还有导演三个人在那儿,我看了看剧本发现上面有五个人啊,数了三遍很是不解地问,还有两个人在哪呢?他们不吭声还冲着我笑,说是现在合适的女演员实在很难找,不如你代一下。”这一“代”让林永健一夜之间走进千家万户。
至今,网络上依然有着“看脸的时代林永健们该怎么办?”的讨论,也正因为相貌不出挑,林永健很清楚自己要比旁人更加努力。《建党伟业》中他饰演陆徽祥,为了短短的几句日语对白,他苦练口型和发音,后期也坚持不要配音。“做演员我一直信奉一句话,你干什么吆喝什么。把戏演好,不管什么角色,你得演得入木三分,这是你要干的事儿。”
没有房没有车,不仅闪婚还裸婚
2003年,同为空政话剧团演员的林永健和周冬齐喜结连理,没有房、没有车,总共只有三万块钱,在当时他们不仅是“闪婚”,还是“裸婚”。
周冬齐曾出演过《新女婿时代》和《妈妈的花样年华》,和林永健也合作过不少作品,两人也是因为2002年的一部小品《换岗》相识,在林永健心中,太太的戏一直比他强。
2010年,林大竣出生了,那一年,林永健40岁,给孩子取这个名字也有“大功告成”的意味。2015年,《爸爸去哪儿3》林永健带着林大竣出现在观众面前,也着实让他手足无措了一把,“最开始我真不了解,就有点手忙脚乱。”问他如果有水晶球可以预知未来最想知道什么,“我还是想知道儿子未来会怎样。我就是个老派的、传统的父亲。”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