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教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县农业局农广校积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服务工作。
近日,县农业局农广校组织农广校办学人员及县农业局有关专家到王丕、兴隆、司马等镇街与部分学员座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指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增加学员收入提出意见和建议。
王丕街道郭七楼村民王春兰是农广校2014级学员,自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开始种植大棚蔬菜,自己种植成功后,开始引导村民发展蔬菜大棚同,现在发展大棚400多个,种植面积600余亩。附近村庄的村民也已经开始种植,现已经形成规模。王春兰说大棚菜一年种植四茬,一茬蒜苗,三茬芹菜,一亩大棚一年的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2016年蒜苗卖3元多一斤,亩产蒜苗6000多斤,一亩大棚光蒜苗收入达到2万多元,加上芹菜的收入,一亩大棚收入达到3万多元。有的农户种植8亩大棚,年收20多万元。农民种植大棚蒜苗的积极性非常高。就是今年蒜苗的价格不高,开始收购价格每斤2元,最近降至每斤1.3-1.4元,每亩蒜苗的纯收也超过6000元,再加三茬芹菜的收入,每亩大棚也能收入1.5万元左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蔬菜种植户没有规范种植,播种时间晚,蒜苗产量低,效益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农业专家让王春兰把蔬菜种植户集中起来座谈,解决蒜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司马镇冯庄村冯延龙是农广校2015级学员,他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投资30万元建设蔬菜大棚。冯延龙说,2016年种植7亩大棚香瓜,香瓜口感好,品味佳,深受农民喜爱,香瓜成熟后,附近村民采摘一空,7亩大棚收入20多万元,香瓜收获后,种植秋延迟辣椒,亩收入也超过1万元,当年就收回投资成本。2017年7亩大棚全部种植了茄子,今年出现的情况是茄子叶片小、生长缓慢、茄果小、产量低、影响了大棚的收益。农广校办学人员和农业局专家观看后,一致认为大棚的温度低,不能满足茄子正常生长需要,于是专家提出的建议是再加一层内膜增加大棚的温度问题就解决了。冯延龙对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设深表感谢。
通过座谈,学员纷纷表示县农业局农广校派专家指导真是及时雨,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县农业局 李元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