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陈大叔因“发现胸部占位伴咳嗽、胸闷2周”到荆门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就诊,门诊医生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查阅到了患者10月10日在县医院的检验检查报告,立刻给予互认(胸部增强CT、头部MR、肿瘤因子七项、自免全套、血生化、输血前四项、药敏试验等),并及时提出诊疗方案,让患者避免了重复检查,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现在患者病情已经好转出院。陈大叔感慨道:“这个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真是太好了,不仅节省了3000多元,住院时间也缩短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国家政策真是好,真正为我们老百姓着想,节约了我们的花费”,这是胡大爷10月中旬在荆门市人民医院就诊后发出的内心感慨。胡大爷因“发作性间歇性遗忘1月余”到该院住院,接诊医生了解到患者曾有外院住院史,但具体不太清楚,遂登陆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查询,发现该患者于10月5日曾在钟祥市人民医院做过脑血管造影、免疫全套、风湿二项、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对本次住院有较强指导意义,遂予以互认,仅查本次病情变化相关的少许检查检验,为患者节省了近1300余元。
近年来,荆门市卫健委以保障检查检验质量为前提,确保诊疗信息精准为基准,在省内率先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打破不能认、不敢认、不愿认的困局,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有依靠。
构建数据共享格局,打通“不能认”堵点。荆门市先后投入610万余万元建立并优化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引进5名高学历信息化专业专职技术人才,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技术保障,已经实现市域内结果互认畅通无阻。目前,荆门市卫健委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汇聚了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数据、医学影像资料数据库,实现医学信息的结构化存储,构建市域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的格局,打破“医疗信息孤岛”,打通患者便利就诊最后“一公里”。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医院管理系统对接,在检查检验数据汇聚、影像原始资料调阅、诊疗行为监测、病历资料回写等6个技术层面实现突破,让医生能实时查看检查检验结果和原始影像资料,更加直观、精准、快速地分析诊断疾病和书写病历资料,实现高质量、便捷化共享互认。
严把质量控制关口,破解“不敢认”难题。荆门市卫健委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医学检查检验同质化管理,将60项检查项目和82项检验项目列入重点质控,检验项目每半年参加室间质量评价且成绩合格,检查项目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依托远程检查检验中心每天开展室内质评,对互认项目审核、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开展质量控制,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统筹推进、高效协同,检查检验结果同质化水平不断提升,临床医生对院外检查检验结果有敢认信心。
健全跟踪督办机制,消除“不愿认”瓶颈。荆门市卫健委将互认指标评价结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大幅提升医疗机构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实行一周一报一调度制度,各公立医疗机构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进展、问题汇总“双台账”,每周对工作进展情况及发现问题逐个进行点评,全市86家公立医疗机构均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规范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公立医疗机构结果互认工作覆盖率达100%。截至今年10月,荆门市累计线上互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人次数达8.7万人次,人均节约130余元,全市节省检查检验费用1130余万元。
下一步,荆门市卫健委将组织技术团队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进行开发拓展,实现与省内其他市州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功能,推进省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面构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敢认、想认、愿认”新秩序,切实减轻患者因重复检查、异地就医产生的经济负担、时间成本,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