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应对疫情影响,陕西省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对准职工需求、创新理念方式——(引题)
三个转变让服务更暖心(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祝盼
阅读提示
变“帮扶工作”为“帮扶服务”、变“线下招聘”为“直播带岗”、变“职工上访”为“工会下访”,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的三个转变为职工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久前,求职者牟南通过陕西工会APP“就业板块”向几家企业投递简历,随后通过线上面试,足不出户就应聘到了心仪的岗位。
与牟南一样幸运的人还有很多。3月9日,2022年陕西省“工会春送岗位,助力复工复产”活动启动。当天,参与活动的用工企业2305家,发布招聘岗位98545个,累计观看121.3万人次。这场临时由线下变为线上的招聘会,是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创新理念方式、让服务更暖心的一个缩影。
变“帮扶工作”为“帮扶服务”
“该职工的妻子去世,一人照顾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患脑瘫,经济有困难,压力大,焦虑抑郁情况较严重,需要工会进一步关注,及时做好帮扶服务。”这是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3月10日“暖心来电”档案里的一条记录。
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主任汪波介绍,疫情导致工会许多线下工作受限,但工会对职工的服务不能停,为此,该服务中心变“帮扶工作”为“帮扶服务”,于2月19日至3月31日期间开展“暖心来电”活动,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目前,活动已惠及689名困难职工。
考虑到疫情期间职工对于法律援助和心理关爱的需求,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打造了“多级联动、线上+线下”的活动模式。线上联合市县级工会和专业机构,整合资源,录制《娘家人说劳动维权》系列微课堂,每月更新心理、法律类文章60余篇。线下联合市、县和企业工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和团体辅导等。同时,对职工最关心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开户及缴费等情况开展劳动法律关系体检和指导。
变“线下招聘”为“直播带岗”
“我们负责快递的拣选、复核、装车及发运工作。”圆通速递(15.550,0.43, 2.84%)西北物流中心快递分拣区班组长王龙正在直播间为求职者讲解工作内容。
这是陕西“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月行动”招聘系列活动直播带岗的现场。2021年,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联合美团、圆通速递等企业,将直播“搬进”企业线下运营中心和物流中心,直观展示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
“疫情环境下,就业帮扶工作的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副主任杜佳鹏说。
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陕西工会将招聘的主要形式从线下转至线上,2021年3月,“工会主席、劳模工匠直播带岗活动”有22家重点企业参加,在线观看人数达10万人次。
“工会主席和劳模工匠走进直播间带岗,替我们对企业的工资福利、用工条件等进行体检和把关,我们心里很踏实。”应聘者李鑫说。
服务中心还在陕西工会APP上开设了针对性强的“就业服务”板块,2021年上线以来,举办了4场网络招聘会,发布151家企业的1058条招聘信息,提供上万个工作岗位。
变“职工来访”为“工会下访”
铜川华远实业有限公司职工杨双喜在工作期间,因尘肺一期职业病赔偿与企业产生纠纷。鉴于当事人行动不便、家庭困难,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的贾清泉、张宇琪两位律师采用“下访”的形式,赶赴铜川重启诉讼维权。
据了解,这是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变“职工来访”为“工会下访”的一个缩影。该服务中心探索形成“利用手机和线上平台征集线索,再进行‘下访’”的工作模式,在原来开设来信、来访、来电三种诉求渠道的基础上,又在陕西工会APP上开设帮扶维权网【进入黑猫投诉】信栏目,拓宽和丰富了职工帮扶服务渠道。
“我在办理医疗保险待遇中被告知,我所在单位为新建单位,无法享受保险待遇,但我一直按时缴纳相关费用,能否为我解决问题?”2021年7月,网信栏目弹出了用户5605的求助留言。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俪文看到留言后,迅速赶往相关部门就具体问题进行沟通。“问题已经解决,谢谢你们,工会真是我们的‘娘家人’!”用户5605再次留言。
网信栏目开通仅几个月,就收到网信案件上千条,服务中心针对重点信访和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召开24次研判会,工作人员下访处理网信828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