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资讯

贵州:绿水青山间的“生态财富密码”

时间:2022-08-25 10:04:47

  乌密河,一条清澈的河流,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腹地的雷山县格头村的深山里,流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交密村、剑河县反召村,汇入贵州第二大河流——清水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一方山水更致富一方百姓。乌密河与沿岸的三个村,经历了怎样的相望相守?

  初秋时节,走进格头村,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杉木灰瓦,掩映在一片翠色之中。乌密河穿寨而过,汩汩流淌的河水,让人顿生清凉之感。

  乌密河河水之清,源于两岸的茂密森林。

  雷山县格头村现有林地面积达2.61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7%,漫山遍野的林木中,有一万多株国家一类保护植物——秃杉,被誉为“中国秃杉之乡”。河水下游的反召村满眼是绿,这里坐拥贵州省保护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区。

  但在过去,乌密河却没有这么清澈。或有村民上山砍树,放木排随河水运往外地转销,或因捕鱼泛滥,周边生态遭到破坏,河里不少鱼类几近绝迹。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乌密河上再无木排踪影。近年来,随着贵州林长制、河长制不断深入推进,乌密河生态更得到有效保护。

  雷山县格头村党支部书记杨仁鸿是村级林长,他和村里30多名护林员用心守护着寨子里的秀丽青山。

  台江县交密村从2000年起制定村规民约,严禁下河捕鱼。“如今走在河里,鱼会碰到脚杆。”交密村党支部书记周凤春满是自豪。

  “过去村民依靠出售木材和捕鱼为生,如今人人都知道要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剑河县反召村党支部书记易昌剑说。

  如今,对乌密河流域各个村寨而言,优良生态环境成了最大的发展优势。

  格头村里,千余亩茶园郁郁葱葱。杨仁鸿介绍,地处雷公山腹地的格头,因海拔、气候、土壤等因素,出产的茶叶品质非常好,备受市场青睐。

  交密村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共建200亩金钩藤种植示范基地。“金钩藤好管理,每年能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500余人,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周凤春介绍,目前全村金钩藤种植面积累计已有3200亩。

  反召村利用生态优势发展了养羊、蜂箱养殖等生态产业。村民欧阳广桥养了60多只羊,年收入超过3万元。

  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乌密河沿岸村寨的乡村旅游日渐兴盛。

  凭借良好生态,格头村获评“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宜居奖”,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游客纷至沓来。

  2018年,格头村村民罗迅利用自家房子临近河边的优势办起农家乐,酸汤鱼、土鸡汤等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第一年,农家乐收入就超过3万元。”

  随着游客逐渐增多,格头村的农家乐和民宿也发展到10多家。今年村里重点打造升级版的民宿项目——“格头杉宿”,改建了5栋民宿,致力于走出一条“乡村旅游+”的致富路。

  同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交密村,2019年成立“云水交密”漂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以漂流为主的水上娱乐项目。因水质清澈,交密村漂流被誉为“在矿泉水上漂”,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皮艇水中漂,人在画中游”。

  依托山水优势,反召村同样获评“中国传统村落”,成为剑河县的知名旅游景点。2015年以来,村民欧阳广吉将自家房子改成客栈,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给游客吃的都是原生态的鸡、鸭、鱼、瓜、豆等农家菜,干净卫生又营养好,大家都喜欢。”

  清澈的乌密河蜿蜒流淌,沿岸三个村的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红红火火,百姓在绿水青山中过上了幸福好日子。(王远柏)

来源: 编辑: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