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综合

海上“千万工程”推动下,浙江已完成2200艘引领船和1.1万余艘整治船建设

时间:2024-11-22 10:18:25

  19日至20日,全国推进渔业现代化部署会在舟山召开。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浙江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推出海上“千万工程”,三年来已完成2200艘引领船和1.1万余艘整治船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8.5亿元;计划到2027年,推动老旧渔船占比下降到15.5%以内。

  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2021年11月摸排结果显示,全省20年以上的老旧渔船占31%左右,10年至20年的渔船占比在52%左右。海上作业海况复杂,渔船设施设备极易生锈、腐蚀和老化;海上通信条件差,遇险很难有效获救,这都成为渔民群众的痛点。

  借鉴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海上“千万工程”实施“千船引领,万船整治”,建设高标准渔船。今年5月,浙江还将渔船设施设备更新纳入全省18个行业设备更新行动,打造海上“千万工程”2.0版。

  “以前天热的时候,船员只能去甲板上睡,既不舒服也不安全。”舟山市普陀区船老大张智善告诉记者。如今,翻新的船舱内地板和墙壁焕然一新,船员铺位使用防火材质移门,每间都加装空调。新增的盥洗室有洗衣机、热水器,公共区域还有电视、图书角和医疗箱。二层的驾控台改为嵌入式仪表,AI探头接通“浙渔安”系统,监管驾控台和甲板作业人员的安全。

  为了给渔船换新减负,浙江建立“省级补助、地方激励、社会参与”的保障机制,省级层面对老旧渔船拆解新造的,符合条件的整船建设最高补助可达90万元;对设施设备按照示范性引领渔船建设标准改造的,最高补助40万元;对更换北斗三代设备的,每套补助4800元。同时,探索海洋渔船“两新”融资租赁模式,全省渔民已累计融资租赁3.9亿元。

  2021年以来,浙江还推进海洋渔船减船转产,全省已累计完成减船1944艘。通过美丽渔村建设行动,各地打造海上花园示范村、渔旅休闲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累计培育渔文旅主体5000余家,带动3万余名减船转产捕捞渔民就业,多渠道促进渔民创业增收。2023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三五”期末增长15%,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