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综合

温州财政创新高校知识价值“三挂钩”机制

时间:2023-10-31 10:21:51

记者10月16日从市财政局获悉,近年来,市财政局聚焦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创新出台高校知识价值激励性政策,以推动高校创新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以创造知识价值为核心,建立财政激励与高校知识价值“三挂钩”机制。自2019年第一轮政策试行以来,温州市属各高校获评国家综合基地17项以上,毕业生留温率同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社会服务收入从2019年的0.86亿元提高到2022年2.06亿元,三年增长超139.5%。

据悉,所谓“三挂钩”机制,是指发展绩效与定额奖补相挂钩、绩效上浮与服务效能相挂钩、人才激励与可持续发展相挂钩,助力破解高校能级提升难、产教融合落地难和高端人才引用难。

以发展绩效与定额奖补相挂钩为例,市财政局以办学质量提升为奖补导向,推出发展性绩效定额奖补,激励高校优化机制、创新提能,不断将办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聚焦办学层次,分类划定奖补基数;聚焦示范引领,分档提高奖补额度;聚焦责任落实,科学控制奖补上限。如分类划定高校发展性绩效奖补基数,根据开放大学、专科院校、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博士学位授予高校等办学层次,奖补基数从人均3.5万元到7万元逐级递增,鼓励高校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增加核心竞争力。政策试行以来,温州高校办学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温州大学升格为博士学位授予高校。

在绩效上浮与服务效能相挂钩下,校企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的效率进一步提升。鼓励高校与政府、企业联合成立产教融合平台,对产教融合实施考核,与各级政府校地合作举办产业研究院。市属高校与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如温州大学研发的自主可控的系统化低压断路器制造装备和孪生化管控系统解决方案,在正泰、德力西、天正等企业广泛应用,实现了从教育链到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贯通。近三年,市属高校形成科技成果项目6560项,3540项成果用于企业一线生产,获得专利授权数2819项,真正做到了学科跟着产业走。

此外,我市还将人才激励与可持续发展相挂钩,积极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助力高校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记者 柯哲人)

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