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生活

基孔肯亚热,科学防控备好三件套

时间:2025-08-05 09:43:06

  2025年夏季,基孔肯亚热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我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等地出现输入性传播病例,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轻症为主、以“剧烈关节痛”为特征,但其快速扩散能力引发广泛关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科主任高燕、主治医师王越,系统梳理了公众关切的问题,助力科学防控。

  从非洲到全球的“曲肢病”

  首次发现该病是在1952年的坦桑尼亚,因患者关节剧痛得名“曲肢病”(基孔肯雅意为“弯曲”)。20世纪60年代传入东南亚,2025年法属留尼汪岛三分之一人口感染,欧洲多国出现本土传播。

  我国1986年云南首次分离病毒,2010年广东东莞暴发首起社区疫情,2025年截至目前,佛山顺德累计报告超3000例。

  通过花斑蚊叮咬传播

  基孔肯亚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病毒在蚊体内繁殖需2~10天,叮咬感染者后,健康人潜伏期多为3~7天。患者发病初期,指7天内,血液含病毒,灵长类动物(如绿猴)也可能成为宿主。

  易感人群:全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

  临床症状:从发热到慢性疼痛,急性期发病1~7天,会出现突发高热,39℃-40℃,伴寒战、头痛、肌肉酸痛。躯干、四肢及手掌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典型症状为手腕、脚踝等小关节剧烈疼痛,晨起时关节僵硬。

  恢复期:数周至数年。多数患者1~3周缓解,但约30%病例关节痛持续超6周,有的发展为慢性关节炎。从目前发病情况看,大部分为轻者,有部分患者因关节痛影响走路,需要一定的时间康复。

  防控核心:灭蚊、清积水、早诊断

  政府行动。广东全省启动“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策略,佛山每日消杀重点区域;并发动群众“大扫除”,降低伊蚊密度;确诊病例隔离治疗,防止蚊媒二次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Ⅰ类地区(广东、海南等)实施“多病同防”,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热伴皮疹、关节痛病例开展多病原核酸检测;海关加强入境筛查,对疫区归国人员发放《就诊方便卡》。

  个人防护“三件套”。做好物理和化学的双重屏障。包括:

  穿衣:户外活动穿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安装纱窗纱门,睡眠时使用蚊帐,暴露部位涂抹避蚊胺(DEET)或避蚊酯(IR3535)的驱蚊剂;远离树荫、草丛等伊蚊活跃区,使用电蚊拍、蚊香液辅助灭蚊。

  环境:每周清洗水培植物容器,加盖储水设施,避免积水,以防蚊卵孳生;庭院树洞、竹筒用沙土填平;密封处理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等,防止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治疗原则是对症为主,积极处理。

  对于轻症,退热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阿司匹林,有出血风险。止痛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关节痛。止痒用炉甘石洗剂或抗组胺药。持续高热超72小时、意识改变、出血倾向需立即住院。

  基孔肯亚热仅通过伊蚊传播,无直接人传人的证据。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京冀先锋 | 任峰:初心如炬 步履不停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瑞贝卡跌停 首季前十流通股东仅广发养老指数一只基金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 31个项目集中签约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重智能保燃油 外资车企在华“打法”有变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走,到企业“充电”去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西藏73个文旅项目来京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