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文化

跨界咖啡热闹太虚假

时间:2023-06-20 09:32:49

  继茅台冰淇淋之后,部分茅台门店又自发跨界卖起了咖啡。如果说前者的搭配尚有新奇,后者的选择早已不新鲜了。毕竟,与中国石油、中国邮政、同仁堂、狗不理、李宁、脑白金等品牌与咖啡的牵手相比,“美酒加咖啡”的组合反倒显得更加合乎常理。近年来,品牌跨界的动作不少,但不管是传统国资巨头还是百年老字号,不管是饮食同行还是毫无关联的其他商业品类,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进军了咖啡领域。这不由让人好奇,咖啡这种饮品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在进入中国一百多年后,咖啡已经从一种时髦单品变成日常必备的“续命”饮料。本身具有一定成瘾性的咖啡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深度绑定,与其说它是一种饮品,不如说喝咖啡已经成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就目前咖啡市场规模来看,中国远不及美国、日本等国,远高于全球十多倍的行业增速也展示着咖啡行业诱人的想象空间。品牌连续发力咖啡赛道,正是瞅准了这门红火的生意。

  当然,相比对咖啡赛道的眼热,更多的还有出于自身品牌发展的考虑。首先,一个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开辟一个新的赛道对品牌而言便具备了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是拓展多元化盈利的渠道。另外,咖啡的消费群体多为年轻人,即便有些品牌早已远离年轻人的消费视野,但一旦与咖啡扯上关系,相当于获得了营销利器,能有效引来流量和关注度。而且,这种跨界组合越是八竿子打不着,越能引发年轻人的好奇,还能显示品牌积极主动拥抱新生代消费需求的姿态。赢得了具备极强消费力的群体,便能从根本上焕发品牌的生命力,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因此,品牌对咖啡的执着也就不难理解了。只不过,跨界咖啡的生意虽然看似热闹,但真正实施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正如前面列举的,跨界卖咖啡的品牌实在不少,这些品牌本身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可真正留下来的咖啡品牌竟然很难列举。短暂借来咖啡的光,要让光芒一直延续下去,并不十分容易。毕竟,咖啡自身的赛道竞争就已十分激烈,能留下的都是深耕品质的品牌。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跨界,或许能吸引一时的好奇目光,顺便带动网红打卡生意,但缺乏立得住的核心优势,很难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如果仅是玩票,那跨界卖咖啡营造的虚假热闹并不让人期待,品牌所料想的一举多得也就难以落地了。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