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健康

新型仿生膝与患者“贴身”组合

时间:2025-07-14 10:02:1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仿生膝”关节假肢,与传统假肢相比,能够帮助膝上截肢者行走更快,更轻松地完成爬楼梯、跨越障碍等复杂动作。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标志着假肢技术从被动辅助,转向主动感知与智能控制的重大飞跃。

  传统的假肢系统是将残肢置于接受腔中,而这种新装置是直接与用户的肌肉和骨骼组织整合,从而提升稳定性,并让用户对假肢的控制更加自然,仿佛其身体的一部分。团队指出,这种“组织整合式假肢”不仅是一个外接工具,更是与人体生理系统高度融合的智能装置,使用户获得更强的“肢体归属感”。

  该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一种名为激动剂—拮抗剂肌神经元界面(AMI)的新手术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手术重新连接肌肉对,使其在残肢内保持动态互动,提供感觉反馈,并产生可用于控制假肢的电信号。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发了一个集成系统,不仅能读取来自AMI肌肉的信号,还将假肢植入骨骼结构中,从而实现更高的稳定性和更精准的运动控制。

  团队设计了一种钛棒植入技术,将其插入截肢部位的残余股骨中。这种植入物不仅提升了机械控制和承重能力,还内置16根导线,可从位于体内的AMI肌肉电极获取信息,从而更准确地捕捉肌肉信号并转化为假肢动作。

  这一整合系统被称为e-OPRA(电子骨整合假肢系统)。在实验中,两名受试者接受了AMI联合e-OPRA植入。团队将其表现与另外8名仅接受AMI但未植入e-OPRA的用户,以及7名既无AMI也无e-OPRA的用户进行了对比。所有参与者都使用实验室开发的动力膝关节假肢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膝盖弯曲到指定角度、爬楼梯和跨过障碍物等任务。结果显示,在大多数任务中,使用整合系统的受试者表现优于其他两组,特别是在需精细控制和动态平衡的任务中优势更明显。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私募基金密集调研 电子、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人民币汇率年中成绩单:韧性持续增强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这些充电宝为啥不能上飞机了?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广发证券汽车行业中期策略:“量稳价缓”判断不变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国科大举行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今年上半年免签来琼外国人数量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