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教育

当生物课遇上人工智能 一位生物教师的课堂探索

时间:2025-11-27 09:28:51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现场会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11个省(区)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校长、教师代表参加现场会。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课堂教学?学生又如何看待这些教学变革?在鄂托克旗蒙西学校,生物教师何平的课堂正因为人工智能的融入而悄然发生着奇妙的改变——知识“活”了起来,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面对扑来而来的新技术,起初确实有些措手不及。”回顾教育数字化转型初期,何平坦言曾感受到压力。但她很快发现,这些技术并不遥远,反而让备课过程、教学资源设计变得轻松高效。“只需把教学理念输入AI系统,就能生成一套完整且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如今,在她的课堂上,数字人、互动游戏已成为常态,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何平还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AI创作技能,例如让课本插图“动”起来,自主制作知识小视频。学生们在创作中不仅巩固了知识,更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为精准对接学生的知识难点,课余时间,何平利用AI生成了大量两三分钟的动画微课。“课上是真实老师,课下是数字老师,我们线上线下双融合,一起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她这样形容自己的“双师课堂”。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何平的数字形象可谓千变万化,充满学科特色。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三界的生物,都可能是她在数字世界中的化身。

  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也拉近了她与学生的距离。不少学生通过她的抖音号、微信朋友圈,关注她制作的科普内容。“只要有空,我就会反思当天教学中的难点,利用休息时间把微课做出来。”何平说。

  对于未来,何平道出心中期待,她希望学校能建设更多智慧教室,让更多教师用上数智工具,实现教学质效双提升。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回购增持“进度条”频频刷新 上市公司纷纷出手稳预期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仍有空间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猫星人“隐形过敏原”现形!国产检测技术实现灵敏捕捉


首搭豆包AI车机,荣威M7 DMH更具

首搭豆包AI车机,荣威M7 DMH更具“真人感”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校园体育欢乐多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假期“上新”,如何点燃文旅市场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