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教育

四川大学博物馆:植根教学科研 服务社会大众

时间:2025-10-21 10:38:41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四川大学博物馆人流如织。这座高校博物馆把大门开在校门之外,方便公众参观,彰显其主动服务社会的积极姿态。它以丰富的馆藏,成为游客探寻西南悠久人文和多彩风物的重要一站。

  “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有111年历史,是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该馆馆长汪东升说,百余年来,四川大学博物馆始终植根于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大众,发挥着保存文化、服务教育的重要功能。

  经过一代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步入展厅,四川大学百年底蕴尽在眼前:馆藏历史人文类文物8万余件,其中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民俗文物等方面的收藏称誉国内外文博界;植物标本84万余份,动物标本14万余号;特色历史旧档5万余件(册),记录了四川大学代代学者探索研究祖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古物、文化艺术、民族风貌、山川地理的完整历程。

  “眼前的探沟,复原的是1934年三星堆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的情景。”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刘双双带领记者来到一个“考古探沟”前,相机、绘图工具、手铲、锄头等一应俱全,甚至地层堆积情况也如实复原。

  在这里,观众可通过大量的档案和实物,详细了解这次发掘的情况。探沟旁的中央展柜陈列着1927年当地村民发现的一组石璧,旁侧的展板和多媒体则展示出近百年来一代代川大考古人在三星堆进行的持续探索。

  “作为高校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教学科研的需要。”汪东升说,四川大学文博、历史、艺术、生物等专业,纷纷将课堂搬进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开展现场教学。其他各专业也将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相关知识。

  据介绍,博物馆收藏的动植物标本,基本由一代代师生采集制作,在展厅中以抽屉的形式展出,方便师生开展现场教学。民国木雕彩扎喜轿、成套的皮影、反映西南多个民族民俗的大量文物等,大都是一代代师生在实地调查中搜集购买而来。四川邛崃龙兴寺出土文物与考古档案等一同展出,让同学们了解文物本身及其历史价值,感悟先辈扎根田野搞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

  今年3月,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四川大学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木偶皮影剧团、成都市内中小学师生共创演绎的戏剧导览作品《锦城旧事》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开演。作品以博物馆展厅为舞台,通过精心编排,将馆藏文物融入故事情节,带领观众穿越晚清至民国的老成都街巷,感悟市井烟火与家国情怀的百年脉动。

  汪东升介绍,四川大学博物馆将以创建研究型与传播型并重的世界一流博物馆为使命,继续坚持学术立馆、开放办馆、创新兴馆,为历史研究、文化传播、文明交流、科学普及等贡献力量。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银行“睡眠账户”再迎集中清理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1469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超越插拔十万次:星坤控股连接器,为音频可靠性助力!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EO中文名官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四川大学博物馆:植根教学科研 服务社会大众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双增长” 贵州息烽双节旅游市场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