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教育

“石榴信箱”装满孩子们的爱国心

时间:2025-11-13 09:48:33

  “亲爱的‘石榴信箱’:你好呀!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护界碑’活动,站在界碑旁的那一刻,我心里特别自豪!因为界碑立在哪儿,哪儿就有我们的家。”今年6月20日,广西滩散小学学生陆秀芝写下了这封署名为“你的边疆小卫士”的信。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5月,教育部开展了“石榴信箱·书信传情”信件征集活动,并在部分学校设置“石榴信箱”。

  “学生们听说要写信,都很激动。”该校语文教师黎达娜说,学校距离界碑不到1000米,几十年来“护界碑”成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鲜明特色。

  陆秀芝经常担任“护界碑”活动的小主持人,她在信中写道:“我们拿着小抹布,轻轻擦去界碑上的尘土,就像在给祖国妈妈擦亮勋章。边防叔叔还教我们辨认界碑上的编号,说它们连起来就是一条‘看不见的线’,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

  黎达娜是这封信的第一位读者,一边读一边觉得欣慰:“秀芝真的把心声都说了出来。”

  在祖国的另一端,内蒙古多伦县滦源小学教师乌友汉也被学生写的信深深打动。

  得知“石榴信箱·书信传情”信件征集活动后,乌友汉组织了一节“石榴花开书信传情”主题班会课,让学生感悟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同学们可以给‘石榴信箱’写一封信,说说你们对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心里话。”乌友汉说。

  学生们将信投入“石榴信箱”,随后抽取信件朗读:“你看那位戴蓝头巾的牧民爷爷,每次来寄包裹都要捧着蒙文账本发愁。妈妈总会接过本子,用普通话念出地址,再一笔一画把汉字写在快递单上——原来妈妈每天搬的不是包裹,而是用汉字和普通话织成的‘纽带’!”……乌友汉既感动又骄傲。

  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使用规范汉字手写书信,讲述民族团结的温暖故事,表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感悟,全国1200余所大中小学校、4722名学生参与。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对书信进行了集中展示。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港股市场重回全球IPO募资额榜首 科技企业成主力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173家险企前三季度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27%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故障率降低80%:星坤DC连接器PPA外壳与耐压设计实测数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EO中文名官

中金|深度布局“十五五”:汽车及出行设备篇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石榴信箱”装满孩子们的爱国心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淡季出游 选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