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岭下,榆中县夏官营镇接驾咀村养鸡场里,日产鸡蛋1.4万斤。历经两年多时间,小小鸡蛋“孵”出乡村振兴大产业,接驾咀村走出发展新路径。如今,这个村蛋鸡养殖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产业的兴旺,离不开创新的驱动。2023年,接驾咀村两委班子敏锐地抓住了深化与高校产学融合的“金钥匙”,将高校的智囊团引入田间地头、鸡舍笼旁。一方面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地,书本知识在鲜活的养殖场景中落地生花;另一方面,养殖场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在精准饲喂、疫病防控、品种优化、环境调控等关键环节持续攻关。
这种“村校携手、优势互补”的模式,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硕果:鸡蛋品质更优、产量更稳、养殖效益节节攀升,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特色路径。一枚鸡蛋,“链”动的是整个乡村的活力。接驾咀村的蛋鸡产业不是孤立的养殖环节,而是在发展中形成了从饲料精准配给、现代化规模养殖到品牌化销售的完整闭环。
针对蛋鸡产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该村积极对接辖区金融单位,量身定做零门槛金融产品。村集体探索团购模式,为群众低价提供饲料、鸡苗,将蛋鸡养殖量从原来的3.5万只扩大到12万只,日产鸡蛋1.4万斤,成功抢占全县三分之一的市场。通过推广科学养殖和精细化管理,养殖户普遍实现了增收,户均年增收达10万元以上,“鸡笼子”真正变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钱袋子”。
面向未来,接驾咀村目标清晰——继续深耕蛋鸡产业沃土,在适度扩大智能化、标准化养殖规模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的绿色、优质鸡蛋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探索智慧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加工等更多创新方向,让‘小鸡蛋’持续释放‘大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动力。”村党支部书记牛子辉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