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在哪儿?这可能是人们关于旅游商品最多的疑问。
旅游购物的内容是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开发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商品是为旅游购物服务而开发的。对于每个地方而言,旅游商品不仅能促进旅游消费,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还是打造地域形象、传播地域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对于每个旅游者而言,旅游商品不仅是旅游的一部分,更是了解当地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一种承载着地气与烟火气的、可触碰、可品读、可带走、可复购、可扩散的记忆。
在旅游时,旅游者在景区、在旅游地,经常因美景的衬托、美食的诱惑、美妙气氛的烘托购买了一些很具特色、但平时不能用和不方便吃的商品,导致买的时候兴高采烈,回去却后悔莫及。这些商品似乎很有地域特色、文化味很浓,旅游结束后却发现平时不能用。还有一些旅游地的商品,买回去之后发现和家附近超市里的商品一样。这两类极端的旅游商品并不是要大力发展的旅游商品。
刚刚结束的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一件件获奖参赛商品以实物形式向大家诠释了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不同。
旅游帽类中,文化符号鲜明的帽子,因为不适合日常场合戴,没有获得金牌;普通又漂亮的帽子因为不具备旅游的地域吸引点,也没能获得金牌;一类带有明显地域特色旅游吸引点、帽饰可拆卸,可以日常戴的帽子,获得专家裁判的一致好评。日常保温杯大小的制氧机,在高原旅游时,既可以随身携带,缓解因缺氧而带来的不适,又可以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大赛围巾类的参赛商品众多,但普遍只能在旅游过程中佩戴,或过于鲜艳,或过于严肃,平时佩戴有“惊”人的感觉,于是,一款虽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符号,但颜色和构图均能百搭平时服装的围巾脱颖而出。
获奖旅游食品类商品的重点是,既要赢得地域特色的口味等感官PK,又需赢得配料表的PK。少添加或无添加的食品,以其口感自然、颜色自然、绿色健康博得专家裁判的青睐。
年轻旅游者喝原茶的不多,茶+奶、茶+水果、茶+花的调制茶日益兴盛。但目前用于冲泡的很多调制茶还很粗糙,有的泡出来后品相不佳;有的冲泡温度要求高,冲泡时间要求过长;还有些用了大量添加剂。各种调制茶的茶杯、茶具距离旅游消费者的时尚需求也有不少差距。
西安的一款茯茶引得茶专家赞不绝口。茶好是必要条件,品茶后观其包装,正好一泡量的茶饼放在一本书状包装中,首页印有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青铜器——何尊,还有一行字:“这里是中国”。每块青铜器造型的茶饼,都有文字说明。文化特色加好茶,是典型的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早已过了工艺品、纪念品的时代,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高速创新、文旅融合、绿色健康的时代。旅游商品也早已是旅游及相关产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备地域特色的旅游吸引点,又具备日常实用属性且健康的产品才是大众喜爱的旅游商品,才是真正成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旅游商品,才能让旅游者在旅游结束后,让亲朋好友看到、用到、尝到,并在现代购物平台上扩散购买。
地域的特色文化、特色工艺、特色物产,均能通过旅游商品表达,但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现代生活日常能用、能吃,好用、好吃,还要时尚。具备特色、好用、现代、时尚,是大众需要的旅游商品的基本要素。只有市场创意和设计创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卓越的制作技能和技艺,制作出精美的旅游商品。满足大众需要程度的高低,不仅在旅游过程的消费中体现,还将在旅游结束之后的消费中体现。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商品制造和旅游购物服务均是供给侧。因此,旅游商品制造和旅游购物服务不可偏废,才能实现扩大消费的目的。
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杠杆”,是文化传播的“引擎”。因此,打造高质量的旅游商品体系,是现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