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科技

培育蔬菜新品种,保障人民“吃菜自由”

时间:2022-12-12 09:52: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作为新时代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如何保障14亿人的“吃菜自由”,而且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幸福,如何保障2亿菜农持续增收致富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推动蔬菜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

  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当前我国蔬菜“种源不足”的卡脖子难题。我国是蔬菜种业大国,但不是种业强国。我国蔬菜种子市值约200亿元,种苗产业规模约2000亿元,是全球蔬菜种业竞争重要舞台。目前仍有部分主要蔬菜高端品种和少数特色蔬菜种子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这些蔬菜均不是起源于我国,我国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较为狭窄、多样性不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建立的蔬菜种质资源库现存各类资源3.3万份,其中国外资源占比24.9%,依托该资源库先后育成蔬菜新品种达640多个,多数成为我国“菜篮子”稳定供给的主要品种,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启动实施的“11158”种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将继续加强资源收集、鉴定、保护、利用和共享,“十四五”期间将完成超过10000份资源精准鉴定,培育绿色、优质蔬菜新品种超过100份。

  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科技导向,开展蔬菜种业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集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1958年成立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始蔬菜育种的单位之一,60年来四代育种家赓续接力,建成我国首个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西瓜、白菜、番茄等作物全基因组图谱与变异组图谱;鉴定了一批产业急需的优质、抗病基因;在国际上率先突破芸薹属小孢子与瓜类大孢子规模化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建立我国首个蔬菜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首先突破西瓜、白菜、胡萝卜等作物高效基因编辑技术;育成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600余个,每年约有150万斤种子播种在全国超过2000万亩菜田上,部分品种走出国门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种植;建立我国第一个ISTA国际认证种子检测实验室,为我国种子出口出具报告1500多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时刻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努力践行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确保种源自主可控,保证我国的种源安全,粮食安全,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而团结奋斗。

来源: 科技日报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旗下光大阳光北斗星9个月持有债C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广州天河将征收约4公顷集体土地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开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千年泥塑绽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