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文化

宁夏探索西夏陵文化遗产版权开发与保护路径

时间:2025-08-29 09:17:55

  西夏陵申遗成功,其蕴含的版权资源备受关注。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宁夏博物馆主办“西夏陵文化遗产版权开发与保护”讲座,为来自博物馆、高校等单位的近百人带来一场头脑风暴。

  “文化遗产的版权保护与转化,本质上是平衡历史公有性与当代创新性的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副主任李方丽认为,围绕西夏陵考古发掘和西夏历史文化研究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包括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32处建筑遗址以及关联文物所形成的摄影图片、数字建模、创意设计、美术创作、艺术衍生等,只要符合作品特征,都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版权资源。

  李方丽建议利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西夏陵本体进行数字化,建立数字资产库,明确版权归属;建立授权机制,将数字资产库开放授权,整合全社会力量,对西夏陵版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通过文创开发、文旅融合、影漫游创作等方式打造“文旅+影视+游戏+数字体验”多维发力的IP生态链,最大化实现西夏陵IP破圈效应;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加强区域联动,突破地理局限,以版权共享促进丝路文化共享共荣。

  作为深耕西夏学研究的学者,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认为:“西夏陵的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见证价值和交流价值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馆藏西夏陵文物7100件,裸露和堆积在陵区的砖瓦和琉璃残件更是不可计数。这些都是西夏陵文化遗产版权资源的强大背景。”

  数字技术浪潮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带来了新可能,如何通过版权开发打造文化IP,让古老遗产焕发新生,成为重要课题。宁夏黄河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经理陈晨介绍,该公司正在开发一套以西夏陵历史背景和馆藏文物为知识点的解谜书(一种结合游戏和阅读的创意出版物)。读者需要像玩密室逃脱和剧本杀一样,通过逐步解开谜题感受西夏陵独特的历史文化。

  同时,数字技术也将更好地提升版权保护效率。“黄河国际版权综合服务平台自今年5月30日上线以来,已登记完成379件作品,效率同比提升55%,办理时间由以前的1个月缩短为7天。”陈晨表示,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版权保护深度融合,期待更多西夏陵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绽放光彩。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解密15年前重庆某地数十亩地被贱卖的隐情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9家银行系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合计约86亿元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深圳电子展1D12:星坤联袂iCEasy与您畅聊车规连接技术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一汽欲入股零跑折射产业整合加速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警惕未成年人“吃谷”失度


四川大熊猫第一县 藏有一个“小挪

山西暑期旅游的“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