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健康

突然晕倒?可能是迷走神经性晕厥

时间:2025-11-24 09:17:00

  前不久,某歌手在演出时毫无征兆地晕倒。该歌手曾在节目中透露,她曾因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一个月晕倒12次,后来确诊迷走神经性晕厥。同样,巴西某球星也于近日因晕倒被确诊为迷走神经性晕厥。

  那么,什么是迷走神经性晕厥,它有哪些诱因?又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一探究竟。

  大脑因供血不足“断电”

  “迷走”一词源于拉丁文“vagus”,意为“漫游的”。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神经,它从脑干发出后广泛分布于颈部、胸部、腹部等区域,就像在身体里漫游一样,所以被称为迷走神经。

  从功能上看,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一定影响。

  “迷走神经可以影响血压和心率。当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引发过强反射时,会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进而使大脑因供血不足出现‘断电’,引发晕厥,也就是迷走神经性晕厥。”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洁说。

  迷走神经晕厥可以分为前驱期、发作期、恢复期。

  前驱期也就是发作前,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眼前发黑、恶心呕吐、心率加快或减慢、全身乏力等症状。

  发作期时,患者会突发意识丧失、摔倒,部分人可能有短暂肢体抽搐。“不过迷走神经性晕厥持续时间短,不会出现长时间意识丧失,这与癫痫不同。”张洁说。

  她解释,倒地后患者体位变为平躺,脑部组织的血流灌注量增加,便会进入恢复期,通常会快速自行苏醒。

  三类患者需提高警惕

  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迷走神经性晕厥呢?

  一些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家族遗传;久站,久坐、久卧后突然起身;剧烈疼痛、紧张焦虑;憋尿后排尿过快、剧烈咳嗽、大笑;长时间处于闷热拥挤、通风不良环境;劳累、睡眠不足、极度脱水、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情绪应激状态。此外,老年人还可能因基础疾病、降压药或血管扩张剂使用不当导致诱发。

  从人群上看,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迷走神经性晕厥发生率要高于男性。“尤其是体型瘦弱、缺乏运动、体质较差、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年轻女性更易高发。”张洁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医师周宁在接受采访时说,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致命风险较低,但有三类患者需要高度警惕和积极干预:一是晕厥后曾引发严重外伤,如骨折、脑出血的患者,为防止再次导致外伤需及时治疗;二是晕厥频繁发作,一年内超过5次的患者;三是因晕厥出现严重心理创伤,无法正常工作、社交的患者。

  识别信号是关键

  精准识别前驱期信号,是应对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关键一步。

  “当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出冷汗时,患者要马上躺下或坐下。在前驱期时立即改变体位,可以让血液重新流向脑部,从而避免晕倒。如果患者无法躺下,可坐下并交叉绷紧双腿,促进血液回流至脑部。”张洁说。

  如果患者的迷走神经性晕厥只是偶尔发作,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是对于频繁出现的迷走神经性晕厥,一定要提高警惕。“需要去医院排查有没有器质性病因,必要时要使用升压药物。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改善体位性低血压。”张洁说。

  她强调,对于迷走神经性晕厥,无需过度恐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假如在马路等危险环境晕倒,容易引发意外。

  “应对迷走神经性晕厥,核心原则是以预防为主。要增强体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身体进入过度疲劳、应激状态。”张洁说,同时,通过心理调适等方法增强抗压能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同样重要。此前有研究显示,规律练习瑜伽可显著改善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九鼎一丝”是什么生肖|词语释义阐述落实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173家险企前三季度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27%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数据中心加速迈向太空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EO中文名官

中金|深度布局“十五五”:汽车及出行设备篇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有了明确路线图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联合国旅游组织全体大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