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综合

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时间:2025-11-10 09:39:20

  记者从11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兰州新区锚定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七地一屏一通道”重要工作部署,聚力打造产业升级、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城乡融合、生态宜居、民生幸福“六大高地”,有效应对多重挑战,发展动能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全面跃升、民生福祉全面提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五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56亿元增至2024年的448亿元,年均增速13.5%,今年有望突破500亿元实现翻番;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至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分别增长1.28倍、1.4倍。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五年新引进产业项目633个,总投资超1900亿元,在库规上企业达774家。绿色化工跻身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园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集聚9家“500强”及行业头部企业,高端铜箔、负极材料产能均突破15万吨;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医用重离子设备订单量全球第一,兰石集团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生物医药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数据信息领域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商贸物流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力的生动格局。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75%,获评科技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打造创新平台183个,实施产学研项目270余个,专利申请量达7888件,集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区造”1.5万米海洋钻机、3.5微米铜箔等22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33.5%,新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深化“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体制机制改革,“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级95项,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国家标准的1/3,五次荣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构建立体化开放体系,中川北站常态化开行“4向5条”国际货运班列,“空中丝路”拓展至240余条客货运航线,综保区进出口额大幅增长,成功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外向型经济能级持续跃升。

  民生福祉不断厚植,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将70%以上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新建中小学、幼教机构30所,新增学位超10万个,教育城镇化率持续提升;新增医疗机构89家,2家三甲医院相继投用,“15分钟教育、医疗圈”基本实现全域覆盖。举办各类招聘会153场,引进人才超10万人,乡村振兴示范带成效显著,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群加速成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天津2025企业薪酬调查信息:涵盖18个行业门类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极光下的保险营业部,用“微网点”建起边陲民生保障林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故障率降低80%:星坤DC连接器PPA外壳与耐压设计实测数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EO中文名官

车企“偷换”电池背后:产能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福建:以赛聚才,创新活力奔涌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淡季出游 选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