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健康

3D打印新材料可与人体免疫系统兼容

时间:2025-11-24 09:20:05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团队首创了一种新型3D打印材料。该材料与人体免疫系统兼容,有望推动人造器官移植和药物递送等诸多医疗技术实现快速、安全发展。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期刊。

  研究团队此次展示了改变聚乙二醇(PEG)性质的方法,制造出可拉伸的网络结构。PEG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技术,但传统生产方式(通过交联PEG聚合物在水中形成后去除水)会导致结构脆弱、结晶,无法在拉伸时保持完整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借鉴了制造弹性强橡胶的分子设计,采用“可折叠瓶刷”结构,使材料既坚固又极具弹性。聚合物分子具有许多柔韧的侧链从中央骨架辐射,这些侧链可像手风琴一样折叠,储存可展开的额外长度,从而实现高拉伸性。他们将折叠瓶刷聚合物概念应用于PEG,通过将前体混合物暴露在紫外线下几秒钟,启动聚合形成瓶刷结构网络,成功制造出可3D打印、高度可拉伸的PEG基水凝胶和无溶剂弹性体。

  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改变紫外线灯的形状,可以创造出许多复杂的结构,这为未来制造人造器官或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可能。此外,实验表明,这种可拉伸的3D打印PEG材料对生物友好,细胞培养测试证实其与生物组织兼容,适用于体内材料如器官支架。

  展望未来,该材料可能与其他材料结合,制造具有不同化学成分的3D打印产品,可拓展多种应用。例如,与现有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相比,新材料在室温下展现出更高的电导率和拉伸性,凸显了其作为先进电池技术中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潜力。团队表示将继续探索其在固态电池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总编辑圈点】

  3D打印生物材料为人造器官移植等再生医学领域带来新的变革。与此同时,相关技术也面临如何使3D打印结构与人体免疫系统更好兼容的挑战。传统的人工植入物可能引发人体排异反应或慢性炎症。而新型3D打印生物材料则尝试通过精密的分子调控和设计,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这种方法,3D打印的骨骼、软骨甚至血管组织等结构,有望被人体真正接纳与融合,为实现高度个性化的再生医学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九鼎一丝”是什么生肖|词语释义阐述落实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173家险企前三季度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27%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数据中心加速迈向太空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EO中文名官

中金|深度布局“十五五”:汽车及出行设备篇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有了明确路线图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联合国旅游组织全体大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