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累计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30个
记者从日前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召开的天津市2025年服务型制造政策宣贯会暨市级服务型制造培育推动会上获悉,我市积极推动制造业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30个,市级服务型制造重点培育企业56家,服务型制造正成为推动天津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据悉,我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包括特变电工、长荣科技、博思特能源、天地伟业、赛象科技等30家,这些企业大多是在细分领域长期深耕并处于领先地位的单冠企业,通过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助力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政策与法规处负责人介绍,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它意味着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而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将服务深度嵌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具体表现为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等,可以根据客户独特需求进行柔性化生产;提供从安装、维护、维修到回收的全程服务;承接整体项目,负责设计、制造、施工、调试等全流程;提供精准、高效的物流与仓储管理服务等。“这种转型能够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客户黏性,是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获取持续利润增长点的关键路径。”该负责人表示。
政策宣贯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今年市级服务型制造培育工作进行了部署,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专家对最新国家政策进行了深度解读,并结合天津实际提出了发展建议。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品+服务”的转型升级。到2028年,我国服务型制造深度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增值占总价值的比重显著提升。
“《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为我们今后开展服务型制造培育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着力抓好市级服务型制造培育工作,研究我市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落实举措,强化政策引导与服务保障,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强大合力,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政策与法规处负责人称。
来源: 网络
编辑: admin9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