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西部

成都“气象+” 服务城市“万千气象”

时间:2025-11-07 12:29:59

  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肩负带动全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重大责任。以精准气象服务赋能城市治理、护航民生福祉、助力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成都正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城市“万千气象”。

  持续加强一体化监测网络

  和智能预警平台建设

  10月17日,成都汛期正式结束。今年汛期成都降水量异常偏多,暴雨综合强度居历史首位,总体呈现暴雨、高温、强对流“三多三强”的显著特征。“今年7月,成都中心城区遭遇极端天气过程,这对我们筑牢城市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出更高要求。”成都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发现的问题,成都市气象局创新构建中心城区“全链条”气象服务模式,实现未设气象主管机构地区的气象工作体系完善全覆盖。“我们还联合市应急、水务等部门首次实现暴雨、山洪、地灾预警同步发布,拓展交通、宣传、经信等10余个部门信息传播渠道,推动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全网发布时效显著提升。”成都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今年汛期城市内涝应急响应率提升50%,在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中实现“零伤亡”。

  记者了解到,今年汛期,成都成功应对11次暴雨和7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这背后是成都持续推动综合监测能力提升。据了解,针对成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气象灾害频发等特点,“十四五”期间,成都市气象局持续加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和智能预警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地面气象观测站增至855个,天气雷达覆盖率由89%提升至92%,扭转了监测盲区带来的被动局面。”成都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气象+”加出

  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从防灾减灾的观云测雨,到城市上空的低空护航,再到田间地头的作物守望……“十四五”期间,成都正推动“气象+”融入更多服务新场景。

  “打开‘彭州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号,不仅能查天气,还能看到风向和风速情况,这对无人机飞行安全真的是太重要了。”彭州“天空之眼·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相关负责人感慨。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成都已成立全国首个低空气象台、低空经济气象服务中心和低空实验室,筑牢“低空经济”安全底座。同时,打造龙泉驿区医疗物资配送、金堂淮州通航机场短途载人运输、彭州“天空之眼”低空试飞场、“熊猫飞的”低空载人文旅4类气象服务示范场景落地见效,为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有益尝试。此外,成都还建成全国首个覆盖全域和龙泉山区域的未来3天逐小时观雪山、看日出预报系统,实现生态景观“可预报、可制定、可规划”。

  气象+低空、气象+农业、气象+文旅……成都正以“气象+”为纽带,不断拓展气象服务的边界与深度。气象科技能力和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为成都做强极核功能、服务人民安全幸福生活、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来源: 网络 编辑: 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武清零距离沟通精准对接供需 驱动科技成果转化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极光下的保险营业部,用“微网点”建起边陲民生保障林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科学家揭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生态系统变化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EO中文名官

车企“偷换”电池背后:产能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福建:以赛聚才,创新活力奔涌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淡季出游 选择更多